UM E-Theses Collection (澳門大學電子學位論文庫)
- Title
-
從公共教育政策角度研究中國農村基礎教育公平問題 :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臘爾山鎮拉忍村為例
- Chinese Abstract
-
Show / Hidden
本文從中國教育發展的角度回顧分析了由於受各種歷史原因、政策條件差、資源差異等因素的制約,中國教育不均衡的情況比較嚴重,城鄉之間的教育投入、辦學條件、教育水準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距。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區臘爾山鎮拉忍村為例,通過對當地村幹部、教師、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和走訪,瞭解目前拉忍小學在實施基礎教育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從公共教育政策角度對拉忍村基礎教育公平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得出國家雖然已經提出來在義務教育階段實行教育資源均衡化的方針政策,但在並沒有在很多偏遠貧困地區得到很好執行,致使偏遠貧困地區基礎教育公平嚴重失衡。 隨後提出“再分配理論”和“教育公平理論”在促進貧困地區教育水準的應用。要在提高再分配理論系統化掌控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教育引導;進一步優化資源,將資源擺佈向貧困地區傾斜;採取合理措施,實現資源分享。另外還需要進一步樹立“公平優先,效率兼顧”的觀念;進一步推行“對處在最不利地位的群體實施最有利對待”的原則。通過削弱門檻差異和區域差異來提高對貧困農村受教育的機會,實現全民教育的共融景觀。 最後通過借鑒日本、德國等國在農村基礎教育政策上的成功經驗,提出解決偏遠貧困農村地區基礎教育公平問題的建議。第一,重塑政府責任,完善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第二,完善農村基礎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公共財政投入;第三,加強農村基礎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促進農村師資合理配置;第四,逐步完善農村基礎教育評價體制,推進教育管理法制化過程。並探討實現中國基礎教育逐漸趨向公平的有效途徑。 孩子的教育關係到民族的未來,中國作為人口大國、農業大國,農村的教育問題是整個國家教育發展的關鍵問題。為此,要真正的改變該現狀,不僅需要從國家巨集觀教育政策上給與給多的偏重,教育資源上進行更多的投入,同時,力促農村經濟的發展,讓農民減清經濟壓力,修正接受教育的理念內因與外因共同作業才能得以逐步的改善。制定適合當下形勢的教育政策對於實現農村基礎教育公平是一個不可取代的重要條件。中國基礎教育公平之路任重道遠,還需要政府不斷的探索與調整,從而讓每個孩子都能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公平。
- Issue date
-
2013.
- Author
-
孫倩雪
- Faculty
-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former name: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 Department
-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 Degree
-
M.P.A.
- Subject
-
Education, rural -- China -- Xiangxi Tujia and Miao Autonomous Prefecture (Hu Nan Province)
鄉村教育 -- 中國 --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
- Supervisor
-
蕭楊輝
- Location
- 1/F Zone C
- Library URL
- 99100724496970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