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Macau Periodical Index (澳門期刊論文索引)
- Author
- 章輝
- Title
- 破解“想象性抵抗之謎” : 當代西方文藝倫理學的多種思路
- Journal Name
- 南國學術
- Pub. Info
- 2019年8月, 第9卷第3期, 第519-528頁
- Keyword
- 權威有限論;語境論;嚴格概念論;類慾望想象論
- Abstract
- 摘要 : “想象性抵抗之謎”是由理查德•莫蘭、肯達爾•沃爾頓在1994年所提出,它指的是,人們願意假裝相信那些相對於真實世界來說是虛假的東西,但又抵制被邀請去想象其中的道德真理不同於現實世界中的道德信念的世界。如何解開這一謎題,當代西方學術界眾說紛紜、爭議很大,大體上可歸納爲七種思路,即概念的“不可能”論、文本的“語境”論、道德命題的“嚴格概念”論、作者的“權威有限”論、讀者的“不情願”論、“類慾望想象”論、“類價值想象”論。“想象性抵抗之謎”提出了人們在面對虛構世界時,拒絕順從其中的道德信念這一問題。這一方面引發了對人們想象能力的限度的思考,因爲傳統觀點認爲想象是自由的、無所不能的;另一方面,也激發了學者到虛構世界本身中去尋找答案。如此看來,“不可能”論、“不情願”論可歸爲前者,因爲這些觀點認爲,是想象力的有限性導致了人們抗拒去相信其中的道德信條。“類慾望想象”論也可以歸爲前者,這是從對想象的分析中定位抵抗發生的根源,“類價值想象”論則是對這一分析的推進和完善。“權威有限”論、“語境”論、“嚴格概念”論則可歸爲後者,因爲這些觀點從虛構文本的作者、虛構文本背後的語境、虛構文本中概念的特徵來尋找人們抗拒的根源。其實,除了這七種思路外,讀者的道德心理也需納入考量之列。因爲,道德信念具有文化性和時代性,不同時代和文化觀念中的讀者是否抵抗,抵抗到何種程度,是有很大差異的。而且,抵抗具有個體差異性。即便是同一文化和時代的讀者,基於想象能力、閱讀理解能力和道德觀念的差異,是否抵抗、抵抗的強烈程度也可能存在差異。在價值多元的時代,對於某些歧義性的道德行爲,人們並非都抵抗之,它可能激發人們對不同的道德選擇的思考和探索。這對於理想的生活,可能是有益的;而想象性地投入其中,則是這種思考的前提。